在刘慈欣的顶级科幻小说《三体》中,曾描绘过三体人计划灭绝人类的场景。那种地狱般的手段,当时让很多读者觉得残酷至极。但如果和现实中以色列近日推出的政策相比,三体人的做法反而显得“温和”009配资,甚至效率都算低。
书中,三体人宣布:除300万人可以迁往火星外,其余41亿人必须在一年内全部迁移到澳大利亚。他们还会派船队和飞机协助,并开放新西兰和大洋洲一些岛国作为缓冲区。虽然有人类抵抗,但武器落后,抵抗者只能在山林和地下苟延残喘,最后仍被逐一击破。
当所有人类被集中到澳大利亚后,三体人用“水滴”探测器严密封锁,禁止他们离开。与此同时,人类被剥夺使用电力等现代技术,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农业状态。粮食必然极度匮乏,而这正是三体人的目的——将人口控制在3亿到5亿之间,其他人必须被饿死或消灭,为三体人腾出生存空间。
展开剩余77%当时读到这里,很多人都觉得刘慈欣的设想过于残忍。但现实世界却出现了更骇人听闻的事情。
2023年10月13日,以色列在围困加沙后,要求加沙北部的110万居民必须在24小时内撤离。要知道,110万人在一天内迁徙40公里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就算是110万军队,要在突然下达命令的情况下完成这样的机动,也会遇到极大困难。更何况,加沙百姓早已身处战火和物资匮乏的地狱之中。
如果把三体人的“集中到澳大利亚”的方案拿来对比,哪怕把40亿人塞到澳大利亚,其人口密度也只相当于现在加沙的十分之一。而如今以色列的命令,却等于要让加沙的人口密度再次翻倍,把本已无处可退的百姓推向更深的绝境。
这项政策遭到了联合国和几乎所有主要成员国的反对,甚至欧洲都无法赞同,唯独美国保持沉默。因为这种依靠种族清洗来扩展生存空间的逻辑,美国历史上早已践行过:19世纪时,美国政府曾悬赏收取印第安人的头皮,每个价值5美元,而当时普通人的日工资不过25美分。也就是说,杀死一个印第安人,相当于干20天的活。这场血腥的清剿,最终让印第安人几近灭绝。
按照联合国的国际规则,战争罪包括:故意攻击平民、无军事必要的大规模破坏、非法驱逐人口、攻击医院和学校等非军事设施。而以色列的做法,几乎触犯了所有条款。尤其是使用白磷弹轰炸平民区,这种武器对无辜百姓的残害极其严重,是国际明令禁止的。
更讽刺的是,在犯下这些战争罪行的同时,以色列还在拍摄视频,用经过包装的影像来“证明”自己的合法性,甚至指控是巴勒斯坦人先屠杀儿童,从而为自己的行动辩护。相比之下,加沙的平民只能用手机拍下一些模糊的照片,而以色列却能用精良设备伪造影像。
这一切让人不禁感叹:刘慈欣小说中的三体人,手段都算“仁慈”了。甚至连残暴的纳粹德国,都被以色列当下的政策衬托得像是“温和”的政权。纳粹当年驱逐犹太人,至少还提供了火车运输,而以色列却要求平民在战火下、物资不足的情况下,用双脚在一天之内完成大迁徙。
如果真让今天的以色列人来当三体世界的参谋,人类恐怕早就被“高效”灭绝了。而且,他们甚至能在事后成功洗白,把责任推到被害者身上,还能配合“证据”和舆论宣传,编造出一整套合乎逻辑的说辞。
从某种角度看,这才是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。
发布于:天津市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